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1 1 1

        《共产党员手机报》20210617

        微信扫一扫 ×
        收听本文 00:00/00:00

         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八

          >习近平谈高质量发展
          >用好“首问负责制”
          >小处着手清除治理盲点
          >樊锦诗:相伴敦煌 矢志不移

          【学习笔记】
          习近平谈高质量发展
          ----------
          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、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,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,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。——摘自习近平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

          【手机短评】
          用好“首问负责制”
          ----------
          一段时间以来,不少地方推行“首问负责制”,即谁接到问题谁就负责到底。这一制度设计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,也提升了服务效能,受到群众点赞。作为政府部门,为群众办事是职责所在。接到群众诉求,如果相互推诿,不仅影响群众的办事体验,也会损害政府部门形象。因此,首问负责制既是行政创新的体现,也是作风优化的映照。“一办到底”、“办就办好”的要求强化了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,客观上推动其加强内部沟通和衔接,做到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,有助于杜绝“踢皮球”现象,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。当前,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,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各地政府部门不妨以制度创新为抓手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          【基层治理】
          小处着手清除治理盲点
          ----------
          最近,浙江湖州安吉县的百姓们坐上了“定制客运班线”。通过预约,群众就可以从家门口的公交站上车,无需换乘就能直达杭州的医院、机场、车站等地。这件让群众纷纷叫好的举措,是安吉县近年来推行“微改革”的成果之一。2019年起,安吉县启动“微改革”工作,通过关注“微小”、推进“微改”、实施“微创”,切实解决各类治理难点、盲点,通过破除不合理的机制、简化繁琐的程序等,打通了基层治理的“毛细血管”。例如,率先禁用一次性用具,全县酒店住宿行业取消“六小件”,开展社会救助一站式服务,打造无人交管所……据统计,安吉县目前已完成“微改革”项目100余项,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建议来自基层群众。此外,该县还探索建立“微改革”容错机制,并组建由企业员工、机关干部、普通群众组成的观察员队伍,保障各项措施更好落地落实。

          【图说中国】
        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今日发射
          ----------
          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,北京时间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,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、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,聂海胜担任指令长,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、王亚平、叶光富。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、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,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,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。下图为聂海胜(中)、刘伯明(右)、汤洪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。

          【风流人物】
          樊锦诗:相伴敦煌 矢志不移
          ----------
          樊锦诗,祖籍浙江,1938年生于北京,长于上海。得过小儿麻痹症的她身体一直很弱。1963年,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时,本有大好前程的樊锦诗却偏偏选择了敦煌。住土房、睡土炕、吃杂粮、喝宕泉河水,上世纪60年代的敦煌,条件十分艰苦,但这一切没有吓走樊锦诗。大学毕业时,樊锦诗和恋人彭金章约定3年就回去,可一等就是20多年。千里相隔,夫妻不能团聚,母子难以相见,在爱情、亲情和事业之间,樊锦诗不断经受着煎熬,可她还是选择了敦煌。1986年,樊锦诗在负责撰写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时,发现“申遗”的材料要求非常详尽,她认识到,要想保护好莫高窟还需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。在她发起和直接参与下,《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》于2003年颁布实施,敦煌研究院还联合国内外三个机构编制了《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》。由于壁画、彩塑的不断退化,樊锦诗每一天都是在跟时间赛跑。经过30多年的探索,敦煌研究院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了一整套集数字采集、安全存储、有效管理等多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技术规范和标准,建立起系统的“数字敦煌”资源库,数字敦煌资源不仅应用于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,而且使敦煌艺术走出洞窟,活了起来。作为一名石窟考古专家,樊锦诗主持编写了多卷本记录性考古报告《敦煌石窟全集》第一卷《莫高窟第266—275窟考古报告》。如今,83岁高龄的樊锦诗还在为第二卷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殚精竭虑。她说,“我在敦煌莫高窟转眼58年了。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,就是守护、研究、弘扬世界文化遗产——敦煌莫高窟,这是最大的幸福。”2009年,樊锦诗当选“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”。2019年被授予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。

          【温馨提示】
          您好!欢迎您对共产党员手机报提出宝贵意见,请发送手机短信至12371。更多信息请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:gcdyweixin和登录共产党员网:www.ljxhgjzx.com。接收本手机报免费。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1年06月17日 15:50 来源:共产党员手机报 编辑:宿党辉 打印